朱大鸣:钱荒与百万货币空转是危机前兆

朱大鸣 2013-12-24 10:57   新浪博客 投搞 打印 收藏

0

12月20日,央行发表声明,针对今年末货币市场出现的新变化,央行已连续三天通过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(SLO)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。

六月钱荒之后,十二月又一次钱荒来袭,面对着倒逼,“央妈”不出所料地出手救市。12月20日,央行发表声明,针对今年末货币市场出现的新变化,央行已连续三天通过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(SLO)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。并非所有人都对央行妈妈救市感到兴奋,人们对于货币超发的担忧,要比市场缺钱担忧更为严重。因为一旦市场缺钱,央行妈妈就出手救助,如同小孩吃糖一样,一哭就给糖吃,结果吃成了龋齿。央行的行为,刺激了商业银行继续错配信贷动机,反正有事也有妈妈兜着,盈利是自己的。

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我们的广义货币余额已经超过了百万亿。截至11月末,广义货币M2余额107.93万亿元,同比增长14.2%。可见,市场流动性不但不枯竭,而且还是流动性泛滥。这些钱荒到底是怎么发生的,很多人认为是信贷结构不均衡使然,同时,更重要的是大量信贷资金在空转。一位宏观调控人士指出,目前我国确实存在部分资金在金融体系内循环,玩“空转”游戏,没有真正地进入实体经济,而且不少资金进入房地产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,这类企业中有部分经济效率低下,然而凭借财务软约束,挤占了可观的金融资源。

大量的货币没有进入实体经济里面,而是在玩空转,这可能是银行信用贬值的前兆,我们国家的体制虽然不存在银行破产的风险,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信用不贬值,超发货币(不一定是现钞,也可能是电子数据)直接损害储蓄户的利益,损害消费者的利益,损害整个经济的根基。很多国家的教训告诉我们,货币大幅度贬值,往往是社会风险爆发的火药桶。因此,从表面上来看,我们没有金融危机,但从现实角度来说,企业盈利能力下降,百姓生活成本大幅度上升,已经让我们的经济紊乱了。广义货币所代表的财富,有幻象的嫌疑。

如此看来,百万货币如同地上悬河一样,随时引爆金融风暴,其中最薄弱的环节在于地方债务风险。中国社科院23日发布的《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》称,2012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加总债务接近28万亿元,占当年GDP的53%。其中地方债务19.94万亿元,须引起高度关注。正是基于当下这样的一种状况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防御地方债务风险。

很多融资平台可能借助理财产品渠道融资,这也导致这几年影子银行风险极度放大。如果地方债务危机爆发,将引爆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。当然,我们重点防范的领域虽然风险很大,但可能并不构成意外冲击。可能引爆金融风暴的导火索是我们都不注意的领域,从这个大家都很难注意的领域爆发。

天量货币的蓄水池就是公共投资和房地产领域。如果没有这两个蓄水池,中国的通胀率不知道达到什么样的数字,虽然我们的通胀数据还好看,但我们的房价数据就非常不好看了,我们的投资效率就不好看了。

另有数据证明,2013年前三季度,制造业、基础设施建设、房地产开发投资,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到75%。制造业投资的贡献率下降7%,拉了总投资增速的“后腿”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、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贡献率,则分别提高了11%、4%,是带动投资增长的“火车头”。靠着“铁公鸡”来拉动经济增长,其短期效果虽然可能较好,但从长期来看,这些投资相对效率低下,会给经济制造麻烦,特别是会引发债务问题,债务太大,实际上是将民间财富绑架了,赤字、债务和印钞,是变相使得民间财富贬值,也是当代全球经济动荡的根源。


  • 微博推荐